《原子習慣》養成習慣靠的不是意志力,而是4個方法

這本書為什麼那麼暢銷?

原子習慣》這本書跟其他教導你改變習慣的書完全不一樣,作者不會告訴你老掉牙的:堅持、再堅持!或是用一些說服自己的方式強迫自己改變。

作者先帶領著我們認識習慣是什麼、為什麼我們會養成一個習慣?最酷的是,他甚至告訴我們:改不掉壞習慣不是你的錯,而是你的本能!所以不要再靠意志力來硬撐,而是要用對方法。他透過簡單的科學講解,並告訴我們透過四個方法幫助我們有效的建立好習慣,改掉壞習慣。

在讀這本書時,我並不會覺得像在讀生硬的工具書,反而像是在讀故事書一樣,越讀越有興趣,而且照著書中的方法,真的幫助我養成了許多好習慣,例如健身、寫作、閱讀等等。如果想要將自己的生活升級,一定要閱讀這本《原子習慣》。

習慣與複利

「習慣,就是被規律執行,很多時候是不假思索的行為或慣例。」簡單來說,習慣就是你平常不需要經過思考,會規律地進行的行為。

這也告訴了我們為什麼壞習慣那麼難改,因為你常常「不假思索」的重複執行你的壞習慣。所以我們應該常常檢視自己生活中大大小小的習慣,來確定自己是否在正確的軌道上。

養成一個習慣通常不是因為你決定做某事,而是你每天持續做些微小的改變,習慣是透過每天的行為以複利的方式養成。複利就像你的銀行存款和股票,新的一個月的利息算法是:原本的本金加上利息後,再給你利息,因此就如同滾雪球一樣,會越滾越大(俗稱的利滾利)。

作者也用圖表和數據的方式告訴我們:「如果你每天進步1%,持續一年,你會進步37倍;相反地,如果你每天退步1%,持續一年,你會弱化到趨近於0。」因此,我們了解到習慣的確就像複利一樣,是慢慢累積的,時間會放大成功與失敗間的差距,因此我們不該在意現在的成就,而是應該專注於自己是否在每天進步的道路上

好習慣讓時間與你為盟友;壞習慣讓時間與你為敵。

James Clear

《原子習慣》養成習慣靠的不是意志力,而是4個方法-複利效應
from Atomic Habits

決定勝敗的不是目標,而是系統(過程)

別管目標,專注於系統就好。」書中的這句話給我帶來了衝擊,因為這跟我們受的教育完全相反,在學校,老師,演講者都告訴我們,要設定一個明確且偉大的目標,這樣我們才會向那個目標前進。但是,作者卻告訴我們,目標有助於確立方向,但系統才是進步的關鍵。他認為如果我們以目標為主,會有四個問題

一、贏家與輸家擁有相同的目標

因為「生存者偏差」的影響,我們往往只看到那些成功的案例,認定是目標造就了他們的勝利,而忽略了背後有著相同的目標,卻失敗的那群

這讓我想到我最喜歡收看的體育賽事,美國職籃NBA,整個聯盟中有三十支球隊,各個都擁有著世界頂尖的籃球員,而每隊的目標都一致,也就是NBA總冠軍。而最後也只會有一支球隊拿到該項榮譽,由此可見,成功與失敗的差別並不在於目標,而是系統,也就是日常努力訓練的過程

二、目標達成不過是短暫的改變

達成一個目標只能暫時的改變我們的生活。如果只關注於目標,但忽略了系統,在真的達成目標後,會發現很快的一切又恢復了原狀,生活還是沒有改變。

例如:許多人透過節食來減重,可能經過長時間限制自己的飲食後,終於瘦到理想的體重,但是當他們達成目標後,可能又會繼續以往的飲食習慣,不久後又復胖了回來。原因是他們只在乎達成體重的「目標」,而非平常生活習慣的「系統」。但是如果他們是透過建立好的系統,例如健身、攝取健康的飲食,在他們達成目標後,繼續執行那套對的系統,她的體態必定會永久改善。

我們覺得需要改變結果,但結果並非問題所在,我們真正應該改變的,是造就那結果的系統。從結果面著手,只能暫時解決問題;想要永久改善,就必須從系統面下手。

James Clear

三、目標限制了你的快樂

目標的背後都有種非A及B的假設:「如果不是達到目標而成功,就是失敗而令人失望。」沒有成功,就沒有快樂,這也是造成許多人不敢踏出第一步的原因,就像《被討厭的勇氣》書中說的:「因為人們害怕失敗,所以沒有改變的勇氣。」

而解決方法就是專注於系統的設計,系統優先的心態會讓我們愛上過程,而不是結果,而一個好的系統最終會將我們導引向成功,不一定是你所想的那樣,但會是某種你沒想過的方式。

四、目標與長期進步互相矛盾

你有沒有一種經驗:因為一項艱難的目標,你努力了數個禮拜,甚至數個月,你最終達成了,但達成目標給你的快樂持續不久,突然有種空虛感,好像生活失去了重心,不知道接下來要做什麼。

原因是因為在達成目標後,頓時失去了那個目標給你的動力,再也沒有東西激勵你繼續進步了。因此,如果你是透過系統讓自己保持進步,而不是因為目標,能讓你保持在進步的軌道上,而不會在達成目標後,停止繼續前進。


改變習慣最有效的方式就是改變身分認同

改變身分認同,是一個心態上的轉變,從我應該要做什麼,變成我本來就是那種人。看似簡單,差別不大,背後卻會影響你的心裡層面,作者在書中有提到:「覺得自己是想要這樣的人是一回事,覺得自己就是這樣的人又是另一回事。」

這個想法我非常的認同,試想,你是否常聽到你身邊的人說「我數學(或某個科目)很爛」「我方向感很差」「我就是這樣,改不了」。這些人在說這些話時設定了自己是怎麼樣的人,因此他們的狀況不會改變,因為他的所作所為會符合他的身分

認為「我英文很爛」的人,通常都不會去花多一點時間看英文雜誌,學習新的單字,因為他們認為「我英文很爛」,所以練習也沒用,因為我就是這樣的人。這也是一種逃避改變的方式,在《被討厭的勇氣》中有提到兩點我覺得非常符合這種情況,分別是「維持現狀比較輕鬆」和「你之所以不改變,是因為你下定決心不要改變」。

  • 維持現狀比較輕鬆
    我相信這句話對每個人來說都是一針見血,你如果誠實地跟自己心裡對話,你會發現你不是不想改變,而是沒有改變的勇氣。
  • 你之所以不改變,是因為你下定決心不要改變
    呼應了身分認同一說,你認為你是什麼樣的人,你做的事會符合你的身分認同,你不會去做不符合你身分的事情,因此你不會改變。

所以,如果要改變習慣,就要改變我們的身分認同,不要去想我要得到什麼成果,而是我要成為什麼樣的人,並且思考,這身分的人會做什麼樣的事?

例如:「一個熱愛健身的人一週會上幾次健身房?」「一個健康的人會選擇吃什麼樣的食物?」透過這樣的思考方式,開始知道我應該做什麼,不對,應該是:「我是個愛健身的人,我會做什麼?」

在你做的事、執行的習慣是符合你想成為的那種人的身分後,每次執行時都會給你的腦袋一個暗示:「你是這樣的人。」作者也用投票來形容這樣的情況:「你採取的每個行動都像一張選票,投給你想要成為的那一種人,隨著票數的累積,新身分的證據也聚沙成塔。」每次的一張選票都像是新身分的一個小勝利,透過每次的小勝利,漸漸地你會相信自己就是那個人。

要寫好一本書,你必須成為那本書。
To write a great book, you must first become the book. 

Naval Ravikant

講了那麼多,那我們要怎麼透過改變身分認同來養成好習慣呢?其實只要簡單的兩步驟:

  1. 決定你要成為什麼樣的人。
  2. 透過生活中的小勝利(執行符合身分的行為)來向自己證明。

我認為這個方式就像是一種角色扮演的遊戲,想想看你小時候是不是在跟朋友玩時會假裝自己是某個職業,或是個超級英雄?當時的你會做什麼?是不是會為了盡力扮演好那個角色,會演出你認為那個角色應該做的事(行為)?像是如果你扮演個軍人,你會演出你直挺挺地站好,嚴肅的對別人說話;或是你扮演超人,演出很強壯的樣子幫助別人。因此,在使用身分認同這個技巧時,就當作自己在玩角色扮演遊戲,扮演你想成為的那個人吧

開始成為自己想成為的那個人吧!記得善用改變身分認同的方式,投票給你的新身分

《原子習慣》養成習慣靠的不是意志力,而是4個方法-角色扮演
Photo bySteven Libralon on Unsplash

成長型思維

透過身份認同能有效改變習慣這個思維,也讓我想到了「成長型心態」與「固定型心態」。

具有成長型心態相信人是可以改變的,他們相信透過學習可以讓自己不斷的進步,可以成為心中想成為的那個人。

具有固定型心態的人則相信人是無法改變的,他們認爲自己原本是什麼角色,就會一直是那個角色,是無法透過努力而成為一個不一樣的人。因此身份認同這個方法對他們是無效的,因為他們大從心底就不相信改變

我認為這兩種思考方式都沒有對錯,因為每個人都有選擇要相信什麼的權利,但是對我來說,我是抱持著「成長型心態」的,我相信學習可以改變一個人,也相信透過努力可以讓一個人不斷進步。接著跟你分享一個真實故事,這段往事讓我體驗到了身份認同方法的強大之處。

真實故事:不吃雞排的男人

身分認同會影響你的行為這個概念讓我想起了許多在以前看過或經歷過的事,其中有件事令我印象最深刻,這發生在我高中的時候。

我在高中三年級時,常常跟班上同學留在學校自習,當時我們晚上都會一起訂晚餐。有一次,我們決定訂一家雞排店的餐點,在餐點送到時我們將每個人的食物放在教室外的櫃子上,有些人先在教室外吃了起來,而其中一位A同學先將食物放下,去廁所洗手,結果當他回來時,他的雞排被偷了!

當下所有人都非常錯愕,因為當時沒有人在注意他的雞排,而我們也很確定不是我們班上的人偷的,因為每個人都拿著自己的食物,雞排也沒什麼地方可以藏。找了許久還是毫無所獲,A同學感到非常沮喪且生氣,這時,他發表了一個我們都不可自信的聲明:「我再也不吃雞排了!

大家非常好奇的詢問A同學為什麼,而A同學回答:「我討厭雞排,我再也不吃了!」我們感到奇怪又好笑,因為他竟然不是對偷雞排的人生氣,而是對雞排生氣,這件事成了我們高中時一個非常特別的回憶,事後只要一起吃雞排時都會被提起。

令我們意外的是,本來以為他只是一時難過而說出的氣話,過一陣子就會好了,結果直到好幾年後的今日,如果我們有聚會,問大家要不要吃雞排時,他還是會跟我們說:

我不吃雞排。

「所以你從當時開始到現在都再也沒吃雞排了?」我們驚訝的問。

對阿!」他自信地答到。

「那你不會很想吃嗎?你以前那麼愛吃雞排!」我們不可置信地繼續追問。

「不會啊,我不吃雞排。」他輕鬆的回答,我也很確定他沒在說謊。

原來對他來說,「不吃雞排的人」這個身分早已在他的心裡定位,他打從心裡認為自己就是個不吃雞排的人,對他來說,不吃雞排這個行為符合他的身分,雞排不再有誘惑,不吃雞排並不是一種挑戰,也不會感到難受

在讀了《原子習慣》這本書,聽到了改變身分認同的這個概念後,我才突然想起這段故事,以前對這件事的不了解也才頓時豁然開朗,也讓我了解到改變身分認同這個方法是非常強大且有效的。你可能覺得很瞎,或是這是我胡亂編的故事,如果不信,你可以透過聯絡我頁面寫信給我,我給你我高中同學們的聯絡方式,甚至班導的電話,你可以一個一個問他們這件事,你絕對都會得到同樣的答案。


原子習慣系統(4法則)

在前面我們提到,打造一套好的系統,比偉大的目標重要多了,而接下來,作者教導我們要如何打造一套讓自己持續進步的系統,這套系統有四個法則:

  1. 讓提示顯而易見
  2. 讓習慣有吸引力
  3. 讓行動輕而易舉
  4. 讓獎賞令人滿足

1. 讓提示顯而易見

行為改變的過程始於覺察。」作者這句話的意思是,很多日常習慣都是自動化且無意識的,因此要改變一個習慣,第一步是要先知道自己有哪些習慣

而我們可以透過記錄自己生活中的行為,將他們一一列出來,來了解自己有哪些習慣。還記得前面提到的身分認同嗎?確定自己要成為地那個人後,開始檢視你列出的行為,在思考這些習慣對那個身分來說,哪些是好習慣,哪些是壞習慣。分類方法很簡單,符合你的身分的就是好習慣;反之則是壞習慣,想想這個習慣對我要成為的那種人是投同意票還是反對票?

我們必須先意識到自己的習慣,才能改變他們。

James Clear

「環境比自制力更重要。」書中告訴我們,改不掉壞習慣並不是因為你自制力不夠,而是因為環境。我們在日常生活中接觸許多的提示,像是手機訊息、桌上的零食、電視的遙控器等等。這些提示都會觸發你的行為,而我們接觸到提示時,就會「想要」開始一個行為。

例如說你看到桌上的零食「提示」,觸發了你想吃的慾望「想要」,然後你就伸手拿起來吃「行為」;你看到電視的遙控器「提示」,想說來看個影片吧「想要」!你伸手拿遙控器打開電視並坐在沙發上看你愛的節目「行為」。

從例子中可以看出來,我們知道行為是由提示所引起的,而生活中的行為會造就我們的習慣。那麼可想而知,環境中的提示也會引響我們的習慣

因此設計出一個適合養成好習慣的環境很重要,創造明顯的視覺提示可以把我們的注意力引到我們想要的習慣。我們可以讓環境中充滿了好的提示,讓好提示顯而易見。我在幾年前,為了增進自己的能力,想要養成閱讀的習慣,當時我就用「讓提示顯而易見」這個方法,把一本書放在床頭,當我在就寢前就會看到那本書,提醒我要閱讀,我就不會因為太累而忘記,也因此養成了閱讀的習慣。

想要讓習慣成為生活的一大部分,就讓提示成為環境中的一大部分。

James Clear

《原子習慣》養成習慣靠的不是意志力,而是4個方法-書放在床上
Photo by Sincerely Media on Unsplash

而想要戒除壞習慣就可以把這個法則反轉,在環境中把壞習慣的提示隱藏起來,讓壞習慣隱而不現。例如把零食都收起來,放在櫥櫃中,或是根本不要買,這樣就比較不會接受到刺激,也比較不會產生想要吃零食的欲望。書中提到:「所謂的『自律者』只是擅長建構生活,好讓自己不需要展現超凡的意志力與自我控制力,他們不常讓自己處於充滿誘惑的情境

最有自制力的,通常是最少用到自制力的人。

James Clear

2. 讓習慣有吸引力

多巴胺是一種神經傳導物質,會讓大腦產生獎勵機制,進而有快樂的感覺。而往往在期待一件事情時比真正體驗到一件事時多巴胺分泌的還比較多,試想拆禮物時的心情往往比拆開禮物看到東西時還要更興奮;期待一個旅程往往比實際上出遊的感覺更好。這都是因為越高的期待會讓多巴胺的分泌達到越高峰。書中利用許多例子及數據告訴了我們這個現象,並教導我們要如何利用期待的感覺打造建立新習慣的系統。

誘惑綑綁:
誘惑綑綁是一個簡單但是效果非常顯著的一個建立習慣的方法,就是把想做的事跟必須做的事情綁在一起。書中的例子是有一個人很愛看Netflix,他發現自己運動量不足,需要運動,於是他設計一條程式讓Netflix在他採健身自行車時才能播放,成功的讓運動習慣變得比較有吸引力。

慎選朋友:
我們從出生開始,最早的行為並不是來自於選擇,而是來自於模仿。從家人朋友、學校老師、電視上的人物等,這個社會在不經意中給我們了一些隱形的規則——該不該上大學、幾歲結婚、這份工作好不好。不管你喜不喜歡,你都注意到了,也常常不自覺的遵守。你身邊圍繞著什麼樣的人,你可能慢慢的會變成什麼樣子。「近朱者赤,近墨者黑」這句話真實的反映我們習慣養成與環境的關係,也告訴我們要多結交些追求進步與自我成長的朋友,將自己放在一個對的環境中

找出並解決壞習慣的成因
我在大學時所作的論文是與抽菸的行為有關,因此在當時接觸到非常多抽菸、戒菸、討厭菸的人,而書中也剛好拿抽菸來作例子,讓我感到非常欣喜,也解釋了我當初許多調查的結果中不懂的地方。

在我的研究根本書中的例子一樣,大部分開始抽菸習慣的人,都是因為社交的緣故,多半是從同儕朋友開始,身邊的人抽,就會想跟著嘗試。而有趣的是,大部分抽菸的人(幾乎是全部)都知道抽菸對健康的影響,而且大部分的人都不覺得抽菸有特別舒服或喜歡抽菸,他們只是覺得無聊時就會「想要」抽菸。

作者提到一本書《1000萬人都說有效的輕鬆戒菸法》,裡面提到的戒菸方式,不是告訴你應該用意志力硬撐,也不是用什麼偏方或尋求醫生治療,而是讓你了解自己並不是真心想抽菸,你只是害怕失去香菸,人生會失去樂趣和意義。但事實其實相反,戒菸不但會讓自己的身體更加健康,也會讓生活質量提升,更有意義

當你讀完那本書,你會覺得抽菸是世界上最荒唐的事,而當你不再期待抽菸會帶給你什麼好處時,你也不會有去抽菸的慾望了。因此,花時間找出你壞習慣的成因是非常重要也很值得的,找到原因後仔細思考並分析這習慣對你帶來的好處或壞處,通常你都會發現到你並不需要這個習慣,他對你的誘惑就會降低了,而這就是「讓壞習慣毫無吸引力」。

兩個人看著同一根香菸,一個人可能感受到抽菸的衝動,另一個人可能因煙味而心生厭惡。

James Clear

重新設定大腦,讓自己享受困難的習慣:
改變對一件事情的看法也是很重要的,同樣是一根菸,有的人看到會被吸引,有的人則會逃離,可見是否享受抽菸這件事是與我們對它主觀上的解釋,而不是它實際上是否給我們好的感覺
因此,對於好習慣或壞習慣來說,其實也是因為我們對他的看法而會有所不同。「不抽煙我會不舒服,而且很無聊。」改成「不抽煙我有更多時間做自己想做的事,而且身上不會有別人不喜歡的味道。」透過一個簡單的正向思考,把重點放在益處,而非壞處

「我的假日只剩下一天了!」和「耶~我還有一天放假!」,這兩種心態都有一天的假期,但光是觀念的一個小轉變就可能讓心情大大的不同。書中還有提到一個我非常喜歡的例子:把「我好緊張」改成「我很興奮,所以身體大量分泌腎上腺素幫助我專注。」這樣讓時常緊張的我能養成一個克服心理障礙的思考習慣。

動機儀式:
你知道曾經風靡一時的NBA的球星林書豪(Jeremy Lin)嗎?在當時美國掀起一陣「林來瘋」時,許多人都注意到他在上場比賽前,會與隊友做一個賽前儀式(點連結看影片)。那是一段與他的基督教信仰有關的一些手勢,而他與當時尼克隊的隊友每場比賽都一定會做這個手勢,彷彿是告訴自己,做完這個手勢,就是比賽時間了!還記得高中在美國讀書時,我與我的籃球隊友在比賽前也有用過類似的方式,我們球隊在賽前都會有一段讓球員安靜沉澱心情的時間,而我和我的好友都會戴上耳機,聽EminemLose Youself,每次聽完這首歌,我們的心情都會沸騰起來,準備好進入比賽模式

儀式可以有效的幫助我們養成需要的習慣,像剛提到的透過聽音樂這種方式進入執行習慣的「心情」,或是你也可以在閱讀前泡一杯你最愛的咖啡,在攪拌的過程中飄出的香氣會提醒你「該靜下心來看書了」。透過這種儀式的方式可以製造執行習慣的提示,幫助我們進入那種「狀態」。

《原子習慣》養成習慣靠的不是意志力,而是4個方法-泡咖啡閱讀
Photo by Fernando Hernandez on Unsplash

3. 讓行動輕而易舉

讓行動輕而易舉」這個法則是所有法則中最先幫助我養成習慣的方式。也是我認為初學者最容易接受且執行的方式,我最一開始採納的是「最小努力原則」加上「兩分鐘法則」這兩個方法成功養成了許多好習慣

放下完美主義
大多數人無法養成習慣的原因,常常並不是懶散的緣故,而是因為他們過度追求完美,不斷的計畫著要如何執行,想好各種狀況,不斷的準備,但是從不開始。而最根本的原因其實是我們害怕失敗。但是,不管是再怎麼卓越的計畫,在實行時一定都會碰到許多小困難,或是小失敗,世界上並沒有完美的計畫,不要有著完美主義。因此,我們不要害怕失敗,準備足夠就開始

要產出結果,唯一的方法就是開始行動,計畫、制定策略與學習的確可以幫助你邁向成功,但他們無法產出結果。無節制地等待最佳時機,期待著「準備好的那天」只會拖延你的成功。

你一直處於啟動的狀態,卻從不採許行動的最大原因:你想要延後失敗。

James Clear

習慣的養成取決於頻率,而非時間
與其思考「要花多久建立一個新習慣?」不如想想「要花多少次建立一個新習慣?」習慣的養成實際上與經過多少時間無關,而是與你執行的頻率有關,也就是你多久執行一次。試想,如果你一個月只去一兩次健身房,這樣持續十年;還是每週都去兩次健身房,持續一年,哪個比較容易讓你養成運動習慣?

答案非常明顯,頻率決定你是否可以養成一個習慣,因此,常常採取行動才是最重要的,每次的行動不需要要求完美,但是一定要執行

最小努力原則
我們在什麼時候會不想做一件事?最常見的就是兩種情況:困難麻煩。一件事情太難或是太麻煩都會大大的降低我們想做那件事的慾望;而方便輕鬆則會讓我們更想去執行,想想看,你只要拿起手機,輕鬆地動動手指,就能使用社群軟體,觀看影片,叫外送等等,因為這些事情都太方便,太輕鬆了,你不需要花太多力氣就能達到社交、娛樂、飽餐一頓等效果。

因此,我們反而可以利用這點來建立適合養成好習慣的環境,想要養成讀書的習慣,不要把書放在櫃子裡,直接把書放在你的桌上、床頭等容易取得的地方,讓你隨手就可以翻開書本閱讀,大幅降低了你取得書的麻煩;想要多運動,就把運動服、運動鞋、水壺等在睡前就打包好放在門口,隨手一拿就可以出門,讓你省去上班前還要準備的麻煩。

而如果我們要戒掉壞習慣,則可以用這個法則的反轉,打造一個讓壞習慣困難且麻煩的環境。我以前也用過類似的方法戒除早上起床按貪睡的壞習慣,很簡單的一個方法:把手機/鬧鐘放在離你的床最遠的位置。這樣一來鬧鐘響時你無法輕易地按下貪睡鍵(不輕鬆),而你又無法忽視那聲音繼續睡(困難),你就必須起身去關掉鬧鐘,當你站起來到按下鬧鐘那刻,絕對比你躺在床上按掉鬧鐘還要容易抗拒貪睡的誘惑。如果你有跟我一樣的問題,不妨試試這個方法。

核心概念就是,創造讓好習慣輕而易舉;壞習慣困難無比的環境。

兩分鐘法則
新習慣的開始應該要花不到兩分鐘。」這是我讀這本書最大的收穫之一,剛開始看的這句時,可能跟現在的你一樣,腦中充滿了問號,兩分鐘能做什麼?這麼短的時間要怎麼養成習慣?

作者表示,新習慣不該讓你覺得是種挑戰,因為太困難會讓你無法堅持,甚至無法開始。所以,在剛開始建立習慣時,應該運用兩分鐘法則。把每種習慣都變成兩分鐘版本,例如「每晚睡前閱讀」變成「讀一頁」、「養成運動習慣」變成「換上運動服」、「每天畫畫」變成「畫一個形狀」。

這樣看似很荒謬,好像只是騙騙自己的方式,但在實行之後會發現真的很有用。我透過這個方式成功的養成每天閱讀、寫作、健身、畫畫的習慣。

我在當時看到這個方法後,我先將一本書放在我的床頭(最小努力原則+讓提示顯而易見),然後告訴自己在睡覺前「看一頁就好。」我真的只看了一頁就去睡覺。而每天這樣看,常常會發現看了一頁之後,會想繼續看下去,而不知不覺,每天開始不只看一頁書,而是越看越多,漸漸的,我成功的養成了在睡前閱讀的習慣。

回頭想想,我才了解到兩分鐘法則的用意,它要讓你可以很輕鬆、毫不費力的開始。就像前面提到的最小努力原則一樣,兩分鐘法則幫你排除了養成習慣困難的部分,讓你真正的行動。而開始有了行動之後,就算你每天都做得很少,習慣的養成是取決於頻率,只要常常做,頻率夠高,必定會讓你成功養成習慣

最後書中提到,這個策略會有用的原因,是因為它強化了你想要建立的身分,當你每天都固定在做那件事,即使每次只做兩分鐘,都是在把票投給你想成為的那個人。每次都專注在前兩分鐘,等到完全掌握後,在進入下一級,慢慢地越做越多,就算你成功養成習慣後,仍然要注意,同樣的要把焦點放在那個行為的前兩分鐘

做得比希望的少,好過什麼都沒做。

James Clear

如何增強記憶力?你需要畫畫!- 鼓勵小孩畫畫

4. 讓獎賞令人滿足

大腦中的「獎賞機制」大大的影響我們的習慣,如果一項行為有立即性的好處,我們會把它視為一種獎賞,以後會更喜歡重複地去執行;而相反地如果在當下的感覺是不舒服的,麻煩的,可能就會讓我們在未來不想去執行。

這聽起來很像廢話,但也是一個陷阱,我們生活中不管是好或壞的習慣,都會被這個獎賞機制影響,像是抽菸可能當下會讓你感到放鬆,或是幫你轉移注意,對你來說可能就是一種「好處」,而且是立即的,我們的大腦會將抽菸與這個好的感覺連結在一起;然而,這個壞習慣會在未來給你帶來身體上的壞處可能就會被忽略,因為他的壞處不在當下,大腦不會把這兩件事連結在一起,也是為什麼抽菸的人在沒事時就會想要來一根,因為他們認為抽煙等於放鬆。

好習慣的代價在當下;壞習慣的代價在未來

James Clear

而有些好習慣則相反,去健身房運動可能帶給你立即的麻煩、不適,你要準備運動服裝,出門,在那邊待上一兩小時,激烈運動結束後還感到非常疲倦,就這樣,以後大腦想到健身這件事,麻煩、疲累的感覺立刻湧了上來。但是長期規律的健身可以給身體在未來帶來許多的好處,可惜這個獎勵是被延遲的,不是立即的獎賞,因此通常會較難維持。

因此,如果要維持好習慣,我們可以利用「立即滿足」的方法,讓我們執行好習慣後,可以馬上看見回饋。在這裡與你分享我實際有在使用而且非常有效的方式:「習慣追蹤」。

習慣追蹤能創造重要的「視覺提示」,提醒我們去執行習慣,而且人類的大腦很有趣,當你看到你連續幾天都有執行習慣,你會不想中斷那個連續紀錄,這個動力能幫助你持續執行習慣。而且其實紀錄習慣本身就是一種獎賞,當你在當天的空格上打勾時,就會有滿足感,而看到滿滿的勾,也讓你更確信自己正在投票給想成為的那個身分

我的方法是在我的子彈筆記本的月誌中加入習慣追蹤表格,當我開始連續執行習慣時,真的會完全不想中斷它,就算在很沒有動力的日子只要一看到這個表格,就會想趕快去執行,因為中斷它會有一種很可惜的感覺。

《原子習慣》養成習慣靠的不是意志力,而是4個方法-習慣追蹤表格

如果你有在寫子彈筆記,我非常推薦你使用這個方式來培養自己想要的習慣,試試看,你絕對會為它的功效感到驚訝;而如果你沒有寫子彈筆記的習慣,你可以買一本桌曆,最好一頁是一個月的那種,就放在你桌上最容易看到的地方,只要有完成習慣就大大的打一個勾或叉,明顯的標記讓你知道你當天有執行那個習慣,然後試著將它連續下去。還有一點提醒,不要太追求完美,經常執行才能提高頻率,而習慣的養成就是取決於頻率

但我們是凡人,一定會有失誤、或是不小心沒有執行到習慣的日子,那麼在這時候是否能重新開始執行習慣就非常重要。

最重要的原則是:不要錯過兩次

書中寫到,讓你失敗的不會是那一次的錯誤,而是錯誤之後連續的一錯再錯。錯過一次是意外,錯過兩次就是另一項習慣的開始

很多人常常覺得紀錄中斷了,這樣就不完美了,所以乾脆放棄吧。這絕對是不對的,放下你的完美主義,你不用做到完美,重點永遠都是執行。頻率高才會養成一個習慣,並透過複利讓你進步持續成長。

複利的首要原則:非必要,別中斷。
The first rule of compounding: Never interrupt it unnecessarily.

查理.蒙格 Charlie Munger

我們總會有狀態好與狀態不好的日子,狀態好時你可以輕而易舉地去執行習慣;但是狀態不好時你可能會需要耗費很多時間,或是奮力的抗拒內心要你偷懶的惡魔,而你是否在不想做的時候還是去做,才是最重要的。作者用健身舉例子﹔「重點不在於健身發生什麼事,而在於成為不錯過健身的那種人。進健身房五分鐘也許不會幫你改善體能,卻可以強化你的身分認同。」

《原子習慣》養成習慣靠的不是意志力,而是4個方法
Photo byThe Lazy Artist Gallery on Pexels

結語:實際應用在生活中

在2021年初,我決定要養成閱讀的習慣,我用了《原子習慣》中的「最小努力原則」,用最簡單的方式開始行動。我從最簡單的每天讀一頁書開始,並且在習慣追蹤表中記錄我是否有閱讀。慢慢地,我發現當我坐下來讀一頁書時,會想繼續看下去,不知不覺就多看了幾頁,漸漸的我成功的養成每天閱讀的習慣,也了解到想養成一個習慣最重要的事是開始行動,而不是計畫

這也讓我了解到追蹤習慣的重要性,在我的子彈筆記中的習慣追蹤表格能幫助我對自己正在建立的習慣一目了然。透過習慣追蹤,每天在做完好習慣時在上面打勾,會有滿足的感覺,並且看到一整個月連續的打勾時,有滿滿的就感,知道自己在持續進步的軌道上

現在,我也持續使用《原子習慣》教導我的方式,持續建立、維持良好的習慣,我還因此開始了繪畫、寫作、健身、寫程式等各種學習,也都是靠這套習慣的系統實現的。

最後再讓我們回顧一次,建立習慣系統的心態以及四個法則

心態

  • 決定勝敗的不是目標,而是系統(過程)
    與其設立偉大的目標,不如專注於建立能讓我們持續進步的系統,使我們再正確的道路上前進。
  • 改變習慣最有效的方式就是改變身分認同
    設定「我要成為什麼樣的人?」並且思考,這身分的人會做什麼樣的事?透過每天的行為,投票給你想成為的那個角色。

四個法則

  1. 讓提示顯而易見
    環境的建立非常重要,讓好習慣的提示顯而易見;讓壞習慣的提是隱而不現。
  2. 讓習慣有吸引力
    透過「誘惑綑綁」,將喜歡的事情與想建立的習慣綁在一起。
  3. 讓行動輕而易舉
    排除建立好習慣的阻力,讓行動輕鬆不費力;提升執行壞習慣的阻力,讓行動困難又費力。
  4. 讓獎賞令人滿足
    透過「習慣追蹤」的視覺提示,讓好習慣執行起來有成就感。

我也透過了這些方法,實際行動,建立了繪畫的習慣,我寫成了一則短篇的文章與你分享:

零基礎想自學畫畫,但不知道從何開始嗎?

開始用這些方法,建立自己的習慣系統吧!如果不知道如何開始,建議你可以像我一樣,從子彈筆記開始,先將自己的人生整理好,並且還可以搭配前面提到的習慣追蹤表,開始建立好習慣!

Habit Tracker 習慣紀錄
Photo by Prophsee Journals on Unsplash

子彈筆記文章

生活一團亂?子彈筆記幫你拿回主導權

子彈筆記怎麼寫?最簡單的5個步驟

《子彈思考整理術》子彈筆記能改變人生的10個原因


您可能也會有興趣的文章

謝謝你看完這篇文章,如果喜歡我的創作,也想支持我持續提供免費且有價值的內容,可以贊助我,你也會定期收到會員專屬的內容

喜歡這篇文章嗎?

加入畫WOW!訂閱免費 email 電子報,定期收到最新的文章畫畫技巧激發思考的問題。一起成長吧!

訂閱簡易表單

如果內容不適合你,可以隨時取消訂閱

卡片盒筆記實戰課|靈感捕捉到高效產出的知識管理系統

想像伊恩一樣有效輸出,並且透過寫作分享知識在部落格上嗎?

瓦基的課程內容非常詳細,能帶著你從頭開始學習,有一個扎實的基礎,幫助你學習、輸入、輸出

折扣碼 IANCHUANG92 ,可享92折優惠喔!

你也可以:加入Discord社群

這是一個讓大家討論繪畫技巧、自我成長、自媒體經營等的社群,可以在這裡與大家分享你的知識,或是得到許多不同的想法。邀請你進來一起聊聊,伊恩也會在裡面跟大家一起互動喔!很期待你的加入!

Similar Posts

發佈留言

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 必填欄位標示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