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工作、不上班的自主人生》打造夢幻工作的10個心法

前言

只工作、不上班的自主人生》的作者是〈閱讀前哨站〉的站長瓦基,我認為他能成功將閱讀興趣轉成說書事業,關鍵並不是他的閱讀能力,也不是他的寫作能力,而是他的行動能力

我在之前的文章《快速致富》的閱讀心得中有提到過「行動比想法重要」,有靈感和想法很重要,因為你可以更清楚前進的方向,但是真正成功的關鍵不是想法或靈感,而是「行動」。只有當我們實際採取行動,才能將想法轉成現實。而瓦基就是將他從書本中學到的知識,透過行動,實際應用在生活當中,進而打造出他的夢幻工作。這篇文章中會告訴你我從這本書學到的10個打造夢幻工作需要擁有的觀念,希望對你也有幫助。


1. 好工作不是找來的,是自己打造的

還記得我在高中考大學時,被師長問我想要選什麼科系,那時我一點想法也沒有。

他們問我對什麼科目比較有興趣,國文?數學?英文?社會?自然?但是我心裡想的是:「為什麼只有這些選項?我喜歡的是畫畫、打籃球、打電動。我不喜歡讀書,就沒有其他選擇嗎?

「我都沒興趣。」我在看著滿滿的各大學科系清單後,短短的回答了這一句。

大人們聽到都很生氣,他們也都有同樣的回答:「那就選一個不討厭的吧!」然而我不明白的是,我從小到大就是不斷地讀書考試,每一個科目都一樣,它們到底有什麼有趣的?我為什麼必須喜歡它們?

  • 我喜歡自然科中腦動大開的知識,但我不喜歡考試。
  • 我喜歡英文科用不同語言的感覺,但我不喜歡考試。
  • 我喜歡國文科課本中的優美詞句,但我不喜歡考試。
  • 我喜歡社會科中各國的歷史故事,但我不喜歡考試。

我沒有喜歡的科系,就像我找不到喜歡的工作一樣。

時間快轉到我當兵前,邊找工作時,我遇到了一樣的問題:每個工作看起來都好無聊。我也只好選了一個感覺不太討厭的、薪水比較高的工作:英文補習班老師。就這樣過了幾年,直到我看到了《一個人的獲利模式》書中的這句話:「夢幻工作很少是透過求職方式得來的,他們更多是被「創造」出來,而不是被「找」到的」。

這句話驚醒了我,原來不是沒有找到適合我的工作,而是我應該自己創造出來。求職就業是無法找到完全適合我的工作,而是要透過創業,量身打造自己的工作。

在翻開《只工作、不上班的自主人生》這本書前,我看到書的封底寫著這段話:「好工作不是找來的,是自己打造的。」這句話是我整本書中最喜歡的一段,也正好呼應了這個觀念,他也實際透過行動成功打造出自己的說書事業。

《只工作、不上班的自主人生》打造夢幻工作的10個心法- 自己打造的
Photo by Nicolas Hoizey on Unsplash

2. 創業|上班的好壞比較

公司上班離職創業
時間公司規定
好:較規律。
壞:時間被綁死。
自己安排
好:可自由運用時間。
壞:較容易怠惰、懶散。
決定上級做決定
好:不用承擔做決定後成敗的責任。
壞:沒有權力做主,只能聽命行事。
自己做決定
好:有全權決定事情如何進行。
壞:成敗全部都必須自己負責。
收入公司支付薪水
好:有穩定的收入。
壞:受限於制度,難突破上限。
自己選擇要賺哪些錢
好:無上限的收入。
壞:非常不穩定。
創業與上班的比較表格

我認為上班與創業最大的不同就是「責任」。

公司上班,我們擁有較少的自由,像是上班時間綁死、沒有任務的決定權、要與哪些公司合作等。但同時我們也承擔較少的責任。像是穩定的薪水支付、公司總體的營運狀況等,我們不需要去擔心。

自己創業,我們擁有更多的自由,自由的工作時間、任務的決定權、要與誰合作等,通通都由我們自己做主。但同時我們也必須承擔更多的責任。像是任務決定後的成敗、公司的收支狀況等,都是我們必須負責的。

因此,自由,或是自主的代價就是責任。如果我們想要擁有更多的自由和自主,就必須承擔更多的責任。

自由,意味著對人生負起全責。

瓦基

3. 圍繞著自己的生活打造工作,而不是因為工作而遷就生活

許多人被問到「你的夢幻工作是什麼?」時,他們可能會說:薪水高的工程師、律師;受尊敬的CEO、醫師;在大公司上班的主管等等,他們想像的都是既有的「職業」,而不是「工作」本身。

我認為,所謂的夢幻「工作」,是指我們「在做的事情」,而不是「職業、職位」。如果你在做的不是你喜歡的事情,那能稱得上是夢幻工作嗎?

多少人因為工作而遷就了生活?我相信你一定聽過這些話:

「我沒時間做這件事,因為上班太忙了。」

「因為我工作在那邊,所以就搬過去了。」

「我好想要出國旅行,但主管不給請假。」

這些就是因為工作而犧牲生活的活生生的例子。

如果你的工作會犧牲你想做想做的事的時間,那我認為他根本稱不上是夢幻工作。然而,如果受雇於人,就算是你很喜歡的工作,也不太可能擁有足夠的自由決定自己的工作和生活的比例。

因此,我們必須以生活為優先,並且圍繞著它創造自己的工作。這樣才能自己做主,先決定要如何生活,再決定要如何工作

好工作不是找來的,是自己打造的。

瓦基

4. 克服完美主義的方法

許多人會無法開始執行自己想做的事情,是因為心中的完美主義在作祟。我們常常認為自己不夠好,沒有資格教別人、分享事情。但事實上,這大多是我們對自己的批判,通常都比別人對我們批評來的多太多了。

完美主義從來就不是一個正面的詞,他是讓我們無法開始行動的絆腳石,使我們有藉口拖延。如果我們想要達成目標,最重要的就是先擺脫完美主義。

克服完美主義的方法是「開始行動」。我以畫畫來舉例,很多人在開始練習畫畫前就不斷的找尋最好用的筆、最有質感的畫本,花很多時間在找尋最好的課程、最棒的題材,但他們都忘了最重要的一件事,「開始畫畫」。

然而,在學畫畫的初期,我們不需要超級好的工具,也不需要與眾不同的天賦,我們需要的只有一枝筆和一張紙。如果永遠停在「尋找」和「準備」的階段,那你就永遠不會開始畫。世界上最厲害的畫家甚至可以用石頭在地板上畫出驚人的作品,我們還需要糾結筆不夠厲害嗎?你不開始,就永遠不會有完美的一天。你沒有作品,要怎麼有完美的作品?

開始比完美還重要,別準備了,現在就開始!我們在路上修正錯誤,調整方向,只有在開始之後,路才會展開。

《只工作、不上班的自主人生》打造夢幻工作的10個心法- 開始後路就會展開
Photo by Pixabay on Pexels

5. 行動最好的時間是十年前,第二好的時間是現在

很多人有很好的想法,也有很明確的目標,但是他們常常忽略了最重要的一步,就是「行動」。行動比想法重要,沒有行動,想法永遠只是想法,不會變成事實。

很多人都卡在「準備規劃期」,他們花了許多時間規劃、做準備,但是從不開始,他們認為他們「好像」很有生產力,因為它們為了目標在做足準備,但是若沒有開始,一切都是空談。

繼續等待,就是在延後成功。我們可以邊行動邊調整,因為用大腦想像與實際行動後所遇到的問題絕對不一樣。現在就開始行動吧!

非洲經濟學家丹比薩.莫約(Dambisa Moyo)說過一句話:「種一棵樹最好的時間是十年前,其次是現在。」同樣的,行動也一樣,過去已經過去了,因此最好開始的時間,就是現在。

你不需要很厲害才能開始,但你需要開始才能很厲害。

Zig Ziglar
《只工作、不上班的自主人生》打造夢幻工作的10個心法- 開始
Photo by Brett Jordan on Unsplash

6. 不要問小孩長大要做什麼

瓦基于為暢一樣,都很不喜歡別人問「你長大後想做什麼?」他們認為這問題本身就不對,小孩還小,對這個世界上的工作認知有限,怎麼可能會知道自己以後想做什麼?

我對這著想法很有感,因為我還是英文老師時,課綱中就有相似的內容:「What do you want to be when you grow up?(你長大後想要當什麼?)」而我們的教材,或是上級要求我們教學生的,往往都是很死的答案,像是醫生、老師、工程師、YouTuber、司機等等。這時我常常發現,很多小孩根本就不知道他以後想要做什麼,有些老師為了課程進度,會很生氣地叫沒想法的學生隨便選一個答案、背起來,然後繼續上課。

但我認為,有問題的不是學生,而是我們的教學本身。孩子還小,他們都還在探索的階段,現在就要他們「選」一個他們都還不確定的答案,是多麼難的一件事。況且,看看我們這些大人,有多少人不知道自己喜歡什麼,有多少人正在做著自己不喜歡的工作?

我認為我們應該問的問題不是在未來,而是在現在,問他們「你喜歡做什麼事?」再引導他們透過喜歡的事情去思考更多的可能性,像是這些興趣可以與什麼事情連結,或是有什麼事情還沒做過、想要試試看、想要學習的?

問孩子長大要做什麼,無疑是將他們限制於現在社會的框架中,與其這樣問,不如幫助他們專注於現在,讓他們盡情的探索,遠離死板的職業選擇題,他們還是張白紙,就讓他們在紙上盡情塗鴉、揮灑吧

《只工作、不上班的自主人生》打造夢幻工作的10個心法- 讓孩子盡情發揮

7. 最好的投資就是投資自己

如果我們將投資時間在為別人工作上,換取薪水,當我們離開公司時,帶走的也就是那些錢而已。但是當我們將時間及金錢投資在自己身上時,不管我們到哪裡,我們學到的技能、知識,都是跟著我們的。

投資股票、房產、基金都有可能虧損,因為無法控制市場的走向,當遇到不景氣時,我們無能為力。

但是當我們投資自己,是絕對不會虧的,因為投資在自己身上的錢在幾年過後一定會以倍數回到自己身上。

《快速致富》的作者MJ DeMarco提到:「你要願意現在花錢接受教育,以免將來因為缺乏教育而付出高出許多的代價。」當我們擁有足夠的知識以及技能後,賺錢只是早晚的問題,因此先投資自己,才是最明智的


8. 唯一能限制我們的,只有我們自己

在《只工作、不上班的自主人生》書中提到一段話:「世界上最大的監獄,是人的大腦。走不出自己的觀念,到哪裡都是囚徒。」這跟我以前建立的想法很類似,我認為人類的思想是非常強大的,但是也很容易被制約,像是我們的學校教育、社會規範、傳統觀念等,常常限制了我們思想。

我相信每個人都聽過類似的話:「你做這件事以後賺不了錢啦!」「這件事太難了,我做不到。」「好好的讀書考到好大學,以後就會有好工作,就可以好好享受人生!(世上最大的謊言)」這些話,充斥在我們生活中,他們要我們「相信」特定的想法,進而限制了我們的思考。

漸漸的,這些想法在我們腦中發芽、生根,我們也就開始跟自己說這件事一定要這樣做,那件事不能做。我們逐漸地將自己關在一個自己造的思考牢籠中。

《只工作、不上班的自主人生》打造夢幻工作的10個心法- 思想的牢籠
Photo byDonald Tong on Pexels

那該怎麼辦呢?

我們可以透過多閱讀,讓自己了解到這世界上,還有更多種可能性,不同的思考框架。培養獨立思考的能力,想想這個觀念是正確的,還是因為社會告訴你要這樣做,你就跟著做?

有時你需要停下來思考一下,並且常問自己:「為什麼?」

  • 為什麼要學習我不感興趣的知識?
  • 為什麼只要找到好工作就是成功?
  • 為什麼我們要為了工作犧牲自由?
  • 為什麼…?

當你能跳脫傳統框架思考,你會發現世界變得很不一樣。記得,沒有人能夠限制你,唯一能限制我們的,只有我們自己。

決定我們成為什麼樣人的,不是我們的能力,而是我們的選擇。
“It is our choices, Harry, that show what we truly are, far more than our abilities.”

《Harry Potter》鄧不利多教授
《只工作、不上班的自主人生》打造夢幻工作的10個心法- 鄧不利多
Photo by Wallpaper Flare

9. 生產力≠效率

許多人在做事情時,會追求效率,他們認為如果做事很有效率,就可以完成更多事情,節省更多時間,但是一天下來,他們可能會發現事情變得越來越多,永遠沒有做完的一天,好像在「瞎忙」。

事實上,要更有生產力,我們要追求的並不是「效率」,而是「效力」。

  • 效率(Efficiency)是完成一件事的速度
  • 效力(Effectiveness)是完成事情的重要程度,和帶來的成效

與其追求速度,不如追求品質,如果一昧地追求速度,但卻不顧品質和效果,那就是浪費時間在錯的地方,這樣只會越做越忙。

最沒有生產力的事,就是用更有效率的方式,去做根本不該做的事。

Peter F. Drucker 彼得.杜拉克

在我們追求效力的同時,最重要的是選擇做與不做的事,把時間和心力專注於真正重要的事情。放棄、拒絕會使我們分心、沒有意義的事情,擺脫「瞎忙」的窘境。


10. 拒絕的藝術

最沒有生產力的事,就是用更有效率的方式,去做根本不該做的事。選擇不做不重要的事情,能大幅提升我們的生產力,因為我們可以把時間跟精力放在重要的事情上。

當你在這個時間點選擇做一件事,其實就是拒絕了其他事情。

但是,我們並不是每次都能自己決定做與不做哪些事情,許多時候主管、老闆、親友可能會有事情要交代給我們做,這時,如何拒絕那些對你來說不重要的事情,就需要一些技巧了。

在書中,瓦基提供了優雅拒絕的兩個方法:

一、明確拒絕,原因模糊

遇到對自己來說不重要的事情時,要很明確地說「不」,然後用其他理由或原因帶過,不要提供太多資訊,也不要帶有保留的拒絕,因為對方肯定會想其他的方法繼續邀約,之後對方又有求於我們,又得再花時間回應。

二、先表達感謝,再致上歉意

不含敵意的拒絕:充分表達我們的感謝、歉意、祝福

例如,當有人問我們是否可以幫忙時,我們可以用這三個步驟拒絕:

  • 感謝:謝謝你想到我。
  • 歉意:但是我那個時間點在台北辦事,時間可能對不上。
  • 祝福:我相信這件事如果沒有我也能進行得很順利,預先祝福你們。再次感謝!

透過不含敵意的拒絕,我們可以保持好禮貌、不傷害到別人,也能讓自己專注於真正重要的事情。如何拒絕,真的是一件非常重要的事情。

人們認為專注是對你關注的事情說「是」,但這並非專注的真正意思。專注意味著,你必須對其他的一百個好點子說「不」。你必須謹慎地選擇。

Steve Jobs 賈伯斯
《只工作、不上班的自主人生》打造夢幻工作的10個心法- 拒絕
Photo by Monstera

結語

早上八點打卡,工作直到下午五點,有時候還要加班,回家吃個晚餐,追個劇,滑一下手機、準備睡覺,隔天重複同樣的事情。很多人的生活就是如此,這也是學校教育、社會大眾鼓勵我們的穩定的工作,照這種生活方式持續存錢,工作40年直到退休,可能可以享受退休時光,但你是否有想過,我們其實有不同的選擇?

穩定的工作很舒適,也比較簡單,但是穩定會讓我們停止前進。如果我們踏出舒適圈,擁抱不穩定,能夠挑戰自己、持續前進。

因為你理想中的事物都是在舒適圈外的世界

這本書告訴我們,這個世界不是只有一種生活和工作的方式。透過不斷地學習、測試、改善、行動,圍繞著自己的生活打造夢幻工作,是我們一生的課題。


接著學習


您可能也會有興趣的文章

謝謝你看完這篇文章,如果喜歡我的創作,也想支持我持續提供免費且有價值的內容,可以贊助我,你也會定期收到會員專屬的內容

喜歡這篇文章嗎?

加入畫WOW!訂閱免費 email 電子報,定期收到最新的文章畫畫技巧激發思考的問題。一起成長吧!

訂閱簡易表單

如果內容不適合你,可以隨時取消訂閱

卡片盒筆記實戰課|靈感捕捉到高效產出的知識管理系統

想像伊恩一樣有效輸出,並且透過寫作分享知識在部落格上嗎?

瓦基的課程內容非常詳細,能帶著你從頭開始學習,有一個扎實的基礎,幫助你學習、輸入、輸出

折扣碼 IANCHUANG92 ,可享92折優惠喔!

你也可以:加入Discord社群

這是一個讓大家討論繪畫技巧、自我成長、自媒體經營等的社群,可以在這裡與大家分享你的知識,或是得到許多不同的想法。邀請你進來一起聊聊,伊恩也會在裡面跟大家一起互動喔!很期待你的加入!

Similar Posts

發佈留言

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 必填欄位標示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