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王子》教我的7件事,找回孩子般的思考方式

前言

為什麼我們總是會發現小孩子會做一些我們想都沒想過的事情?因為孩子們總是能用與我們不同的角度看待事情,在他們的認知中,這世界上沒有所謂的非黑即白、凡事只有對與錯的答案,對他們來說,他們只會想著要怎麼讓事情變好玩。而這也是我們在長大的過程中,漸漸失去的能力。

我好喜歡吳淡如寫的這段序:「有許多人,不由自主地變成『大人』了以後,看世界的眼光,也變得不由自主,走上了格式化的一條路。成人的世界有許多不由自主的『應該』,許多憂心忡忡的『如果』、許多企圖左右你意志的『傳統』,當我們不再好奇地發出『為什麼』的問句之後,我們就不由自主地接受大人的洗禮,擁有一張面具。」

這本書要告訴我們的,就是要像個小孩一般思考,不受這個社會給我們的框架所限制。我認為,孩子們反而具有比我們更好的獨立思考的能力,但是因為相對較為弱小,容易受到父母、師長們的影響,慢慢地被迫接受「一般人」的思考方式,久而久之,他們也戴上了一張「乖孩子」的面具,停止了對這個世界的探索以及好奇心,活在這個社會「正確」的框架中。

這本書不但提醒了我們,也教我們要如何重拾孩子般不被社會框架限制的思考方式。讓我們跟著作者聖修伯里小王子一起冒險,找回我們失去的超能力吧!

《小王子》教我的7件事,找回孩子般的思考方式- 超能力
Photo by Yogi Purnama on Unsplash

1. 人類與機器人的差異

機器人的功能非常多,最近AI(人工智能)技術發展快速,甚至能夠畫畫、做複雜的計算、編輯程式碼、回答問題等等,當我們能做得事情機器人都做得到時,甚至都比我們好時,那我們人類的優勢是什麼?

我認為,目前的技術來說(未來就不知道了),我認為我們人類與機器人最大的差異,就是我們會問「為什麼?

  • 機器人:沒有好奇心,它們從不問:「為什麼?」它們不在乎事情的本質、原因,只在乎執行命令,以及結果。
  • 人類:充滿了好奇心,我們常會問:「為什麼?」因為我們總是想理解更多,想知道事物的成因、來源、原理。

因此,身而為人,我認為保持好奇心,常問「為什麼?」是很重要的,不要浪費我們這項天賦,如果只是一味地聽別人說、照別人的話做事、跟著新聞媒體起舞,那我們就與機器人沒什麼區別了。

我們是否在忙忙碌碌的生活中,迷失了自我,成為了社會中的機器人,任環境擺佈呢?如果發現自己正在過這樣的生活,那麼趕緊問問自己:「為什麼?

當我們不再好奇地發出「為什麼」的問句之後,我們就不由自主地接受大人的洗禮,擁有一張面具。

吳淡如
《小王子》教我的7件事,找回孩子般的思考方式- 面具
Photo by Sander Sammy on Unsplash

2. 父母不要用有限的知識去框架小孩無限的未來

在〈劉軒的How To 人生學〉節目中,節目來賓向主持人劉軒提到她小孩的故事:

她的孩子從小就喜歡打電動,她也會不斷地跟孩子說:「你一直打電動,以後能幹嘛?」她常常限制孩子玩電動的時間,但隨著孩子的成長,也就漸漸地管不動了。結果,她的孩子在畢業後去了一家外商遊戲公司,憑著他對遊戲的熱情,一路做到了經理的位置,還很驕傲地跟她說:「你看,喜歡打電動也是可以有出息的。」

這時她有了這個想法:「父母不要用有限的知識去框架小孩無限的未來。」在她的那個年代,還沒有遊戲設計、電競等職業,但現在有了,並且還發展非常迅速。如果我們再往未來看,是不是還有更多的職業,現在還沒有,但是未來會誕生呢?我們真的要用我們現在有限的思想來限制孩子嗎?

在二十年前,如果有人跟你說他要拍短影片賺錢,大家應該會覺得他瘋了,但是現在,有YouTube抖音Instagram Reels,許多人是全職在拍影片,上傳到這些平台上,這些都是過去沒有,近期才誕生的工作。未來元宇宙發展成熟後,是不是會產生更多不同的機會呢?我相信是一定會有的。因此,放下自己的成見,不要在畫地自限的同時,框架了孩子。

《小王子》教我的7件事,找回孩子般的思考方式- 不要用自己有限的知識框架孩子
Photo by Khaled Reese on Pexels

3. 高學歷的人當主管;了解自己的當老闆。

作者聖修伯里在六歲時,畫了他的「第一號作品」,以及「第二號作品」,是一隻大蟒蛇正在消化大象的圖畫。他興奮地拿給大人看,但是大人們的反應是,不管他畫得怎樣,告訴他把畫放到一邊,專心學地理、歷史、算數去吧!這讓他感到心灰意冷,他在六歲時,就放棄了當畫家的夢想。

大人們總是這樣,對他們來說,只要看起來是賺不了錢的事情,就不值得花時間、不值得被重視。我相信許多人一定聽長輩說過:

  • 「做這件事賺不了錢啦!」
  • 「當畫家會餓死吧!」
  • 「只有好好讀書以後才有出息!」

這些是他們灌輸給孩子的觀念,雖然他們的出發點是為了孩子好,但是我認為,這世界上並不是只有學習對大人們來說「有用」的事情,才有出息,才能成功。看看世界上最頂尖的成功人士,有多少人是跟著標準的升學體制,照著社會給的框架走的?通常學歷最高的在大公司當主管;然而學歷不怎麼樣,卻明確知道自己要的是什麼的,是那些大公司、高學歷主管的老闆。

這也告訴我們,學習很重要,但不一定是學校那種制式的學習,而是要學習你感興趣的東西,再從感興趣的事情出發。在路上一定會發現不足的地方,再透過學習去補足你不足且需要的技能,這才是學習的價值。

別因為大人們不斷地灌輸你這社會的框架而限制了自己,我在〈《活出意義來》10個啟發:一本改變我人生觀的書〉這篇文章中提到:「不管處境多麼的艱難,我們都仍有選擇的權利。」我們在做的事情、正在過的生活,其實都是自己選擇的,沒有人可以幫你做選擇。我們是要甘於接受社會給我們的框架,還是要選擇走自己的路,那也是自己的選擇,唯一能限制我們的,只有我們自己

人生不是別人給的,是我們自己選擇的。決定要怎麼生活的,是我們自己。

《被討厭的勇氣》
《小王子》教我的7件事,找回孩子般的思考方式- 學習很重要
Photo by Tima Miroshnichenko on Pexels

4. 職業並不代表一個人,而且很難透過職業認識一個人

在書中,作者提到:「大人們喜歡數目字。當你告訴他們你交了一位朋友時,他們從不問你重要的問題。他們絕對不會問你:『他們的聲音怎麼樣?他最喜歡什麼遊戲?他蒐集蝴蝶嗎?』他們卻問你:『他幾歲?他有幾個兄弟?體重多少?他父親賺多少錢?』只有靠這些數字,他們才會認為對人有了認識。」

記得我還是學生時,在認識新朋友時,我最常問的問題就是:「你平常都在做什麼?

大家的答案都不一樣,有的人在玩電腦遊戲、有的人在追劇、也有人喜歡打球、不少人喜歡畫畫。這些有趣的事情,讓大家可以互相交流、分享,甚至邀請對方下次一起做。

然而,畢業後,當我問剛認識的新朋友同樣的問題:「你平常都在做什麼?」但大家似乎都理解成「你是什麼職業?」我得到的答案都是:「我在XXX上班。」「我是工程師。」「我是保險業務員。」

工作、工作、工作,每個人都在講工作,通常這樣的話題就開始變得無聊了,像是工作內容、公司待遇、員工與主管的關係等等。甚至有人開始抱怨:「你知道嗎?我主管超煩的!他每次都…」「我更慘,我每天都要加班到十點!」「老闆對我們不好,工時那麼長,但薪水超低。」

我在乎的不是對方的職業,而是對方平常在「做」什麼、喜歡花時間在什麼事情上。

交男女朋友也是一樣,父母通常第一件問的問題也是:「他是做什麼職業的?」誇張點的甚至是:「一個月賺多少錢?」這讓我感到非常奇怪,真正該在乎的是對方的價值觀、態度、興趣、是否跟自己的孩子合不合吧?怎麼捨棄了那些最重要的事情,去問些最無關緊要,又最容易造成尷尬的話題呢?大家在成為「大人」後,再也不能像過去一樣,透過分享快樂認識彼此了嗎?

「你是什麼職業?」「你在哪上班?」是最差的開場白。

我認為最好的方式仍然是問「你平常都在做什麼?」如果對方回答工作的事情,你可以透過這個問句引導他:「工作以外的時間呢?你喜歡做什麼事?」這樣一來我們才能更了解這個人的喜好、興趣、價值觀,有了這些交流,我們會比較容易與他人產生連結,真正的認識對方。

職業並不代表一個人,而且很難透過職業認識一個人

《小王子》教我的7件事,找回孩子般的思考方式- 職業不代表一個人
Photo by The Lazy Artist Gallery on Pexels

5. 沒有人有權利要求別人服從,即使命令再怎麼合理

在故事中,小王子對認為自己擁有一切權利、正在統治整個宇宙的國王感到不解,我也覺得這位「大人」的行為有點好笑,但是我認為他說的這段話很值得讓我們思考:

一個人只能要求別人做他能做的事,合理的權威,才有人接受。如果你叫你的人民去跳海,他們就會革命。我有權利要求別人服從,因為我的命令是合理的。

國王

我認為前面的一段是非常有道理的,當我們在要求別人做事情時,這件事情必須是對方能力所及的事情。當我們要求過多、太難時,對方就會抗議,因為這已經超越了他的能力範圍。這時我們最不該做的就是責怪對方為什麼沒有將事情做好,而是應該重新思考,自己的要求是否合理

然而「我有權利要求別人服從,因為我的命令是合理的。」這句話我認為是國王過度解讀了「合理的要求」這個觀念。每個人都是平等的,我們可以要求別人」我們做些事情,但是,我們不能要求別人服從」。

沒有人有權利要求別人服從,即使命令再怎麼合理

「幫」與「服從」是天差地別的兩個事情,「幫」代表對方有選擇權,在願意的情況下為你做事情;而「服從」是對方沒有選擇權,即使不願意,還是得為你做事情。

即使身為孩子的父母或師長,我們也不該要求孩子服從我們,如果我們總是用權力、威嚴來要求孩子做他不想做的事情,當他們感到沒有選擇權時,就會產生抗拒

或許可以換個方式和孩子溝通,告訴他們為什麼要做你要求的事情、這件事情的重要性,讓他們感到是自己選擇要做的,在要求別人時,先從尊重對方開始

《小王子》教我的7件事,找回孩子般的思考方式- 沒有人有權利要求別人服從
Photo by Valario Davis on Unsplash

6. 一個人只有用心靈才能看得到真實的東西,真正重要的東西不是眼睛可以看得到的。

這句話我認為是書中最有哲理、最美,但又最難理解的一句話。

這句話對我來說,那真實、且真正重要的東西,是「感受」。

在書中,小王子到了玫瑰花園中,雖然所有的玫瑰花都跟他的玫瑰花長的一樣,但是他還是認為他自己的玫瑰花是獨一無二的。

狐狸告訴他:「你在你的玫瑰上所花的時間,使得你的玫瑰這麼重要。」

小王子花了時間照顧自己的玫瑰,產生了獨特的情感。玫瑰的外表並沒有差別,但是「感受」不同,這不是眼睛能看出來的,而是要透過心靈才能體會的。而且雖然「感受」看不到、也摸不著,但是你我都知道,它是真實存在的

別思考,去感受。

李小龍
《小王子》教我的7件事,找回孩子般的思考方式-一個人只有用心靈才能看得到真實的東西,真正重要的東西不是眼睛可以看得到的。
by NPM Tina(伊恩的妹妹)

7. 如果我們忙到連吃飯、喝水的時間都沒有,這樣還叫做「生活」嗎?

在書中,一名商人在賣「解渴藥丸」,一星期只要吞下一顆,就不會覺得想要喝什麼了。小王子好奇的問商人:「你為什麼要賣那東西?」商人說:「因為他們可以節省大量的喝水時間,經過研究,這些藥丸一個星期可以幫你省五十三分鐘,這五十三分鐘你可以拿去自由運用!」小王子不解地想到:「如果我有五十三分鐘可以自由支配,我會從從容容的走到一個清涼的水泉去。

這讓我想到我妹一直很希望這世界上有人發明「代餐膠囊」,肚子餓時只要吞一顆,就可以得到一頓飯的營養,如果一頓飯前前後後加上煮飯和收拾等事情,大約要一個小時,這樣一來一天能省三小時,一週能省下21小時,一週就多了將近一天的自由時間!當時我也認為,這聽起來真的是太棒了!

然而,小王子的經歷讓我重新思考,我們在現代的社會中,不斷地追求效率、生產力,大家都在想辦法在各種事情上擠出更多的時間,才能完成更多事情,但換作是他,會怎麼想呢?我猜他會說:「如果我一天多了三個小時,我會想要找個朋友,坐下來悠閒地吃一頓飯,聊聊最近有什麼有趣的經歷。

我們真的需要把喝水、吃飯的時間都省下來嗎?還是我們應該重新檢視自己的生活?如果我們忙到連吃飯、喝水的時間都沒有,這樣還叫做「生活」嗎?

《僧人心態》這本書中,作者曾經分享過他在修練時,老師要求他們要「嚼湯喝飯」。沒錯,我打字沒有打反,「」湯「」飯。僧人老師說:「我們從不曾花時間讓食物好好消化,喝飯就是把固體的飯磨成液體,嚼湯就是把湯當成食物細嚼慢嚥,不要狼吞虎嚥。」

這讓我有個體悟:我們往往過於忙碌,總是在回想過去發生的事情,或是擔心未來尚未發生的事情,卻從沒想過好好體會當下。嚼湯喝飯,讓我們帶著覺知做熟悉的事。如果我們沒有專注於體會當下,那我們就好像活在過去,或是未來一樣,我們應該將注意力拉回到此時,此刻,好好地活在「現在」

《小王子》教我的7件事,找回孩子般的思考方式- 好好地吃飯
Photo by Andrea Piacquadio on Pexels

結語

書中作者提到:「我絕不和大人們談論大蟒蛇、原始森林,或星星的事,我寧願把自己降到他們的水準,跟他們聊聊高爾夫球、政治和領帶。大人遇見了這樣一個懂事的人,總是非常高興。」

從中可以看出,作者在與大人互動時,也必須戴上「面具」,聊著他沒興趣的事物,但他內心仍保有孩子的思維,因為他知道與這些大人們聊這些他們水準不夠理解的事情,是無法有效溝通的。大人們已經被這個世界控制了,他們早就忘了最有趣的事情。

在閱讀這本書的同時,讓我想起了許多我以前在教書時與孩子們互動的往事。孩子們常常在看似平淡無奇的事物感到好奇、對我不經意的舉動感到好笑、簡單的活動就能開心一整節課。我認為孩子們才是最懂得要如何尋找、發現快樂,並且享受這個世界的美好的一群小小生命,或許我們都該放下內心的成見,向他們學習。

這本一百多頁的小品看似寫給兒童看的,現在卻帶給我完全不同的感受,作者不斷地告訴我們要像孩子般思考。在成長的路上,我們都漸漸忘了最純真、最自然的想法,透過這本書,我更加確定,我們要繼續向孩子們學習,找回最初的快樂、沒有框架的思考


接著學習


您可能也會有興趣的文章

謝謝你看完這篇文章,如果喜歡我的創作,也想支持我持續提供免費且有價值的內容,可以贊助我,你也會定期收到會員專屬的內容

喜歡這篇文章嗎?

加入畫WOW!訂閱免費 email 電子報,定期收到最新的文章畫畫技巧激發思考的問題。一起成長吧!

訂閱簡易表單

如果內容不適合你,可以隨時取消訂閱

你也可以:加入Discord社群

這是一個讓大家討論繪畫技巧、自我成長、自媒體經營等的社群,可以在這裡與大家分享你的知識,或是得到許多不同的想法。邀請你進來一起聊聊,伊恩也會在裡面跟大家一起互動喔!很期待你的加入!

Similar Posts

發佈留言

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 必填欄位標示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