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畫陰影技巧:讓畫作「浮出紙面」的立體魔法
大學時,我朋友介紹了一位在 Instagram 上很厲害的畫家 Kerby,他的作品線條超級精緻、光影掌握度超好,每幅畫都像是要從紙面跳出來一樣。
所以我也開始練習畫畫,當時第一次畫的是《飢餓遊戲》的學舌鳥。
那時候,我畫完後心裡想:「哇,原來加上一點點陰影,圖畫立刻就能呈現出立體感!」
那種感覺真的很神奇,就像變魔術一樣。
但同時我也發現了問題:雖然有了陰影,我的畫看起來還是不夠生動,它就像一個硬邦邦的平面畫,缺乏那種躍然紙上的生命力。
練習一陣子還是沒什麼進步,當時的挫折感讓我一度想放棄,但我回去翻翻我以前的作品,跟現在的圖對比就驚訝地發現,自己真的進步了好多!
這種進步的踏實感,總是提醒我說:「我是真的有在向前走的,而不是卡在原地。」
這段探索畫陰影方法的過程,讓我深刻體會到,找到適合自己的方法有多麼重要。
這篇文章我想要和你分享 3 種畫陰影技巧,並且幫你找到最適合自己開始練習的方式!
畫陰影技巧的核心觀念:擺脫無腦練習,擁抱「觀察力」
你是不是也曾遇到這樣的困惑:明明很努力練習畫陰影,但畫出來的圖總覺得怪怪的,沒有立體感,反而讓畫面變髒?
這其實是許多畫畫新手會遇到的痛點,原因就在於我們可能只顧著「畫」,卻忽略了最關鍵的「觀察」。
畫畫並不是手拿著筆在紙上滑來滑去的動作而已。
它是一個完整的過程:「👀 眼睛輸入 → 🧠 腦袋思考 → ✍️ 手在紙上輸出。」
就像學習任何知識一樣,盲目練習,效果往往很差。
要真正學好畫陰影,提升立體感,最重要的一步其實是觀察,觀察的重要性勝過無腦的練習。
當我們在畫陰影前,先仔細觀察物體的光影變化,思考光從哪裡來,陰影又會落在反面的哪個位置,這樣一來,我們才能真正把立體感的技巧學起來。
光影判斷的視覺化練習:把物體想成多個「面」
在畫陰影時,我們最怕的就是「不知道要在哪裡加上陰影」,或是「在不對的面加上陰影,讓畫面變得奇怪不協調,甚至很髒」。
這裡有個關鍵:把立體的圖形想像成有很多個「面」。
至於這個「面」需不需要加陰影,就完全取決於光源。
在剛開始練習時,我們可以隨手拿起身邊的任何東西,例如一個水杯、一個小箱子,打開手機的手電筒,從不同的位置和角度照這個物體。
你會發現,隨著光源位置的變化,物體表面的陰影會產生不同的形狀和深淺。
這時候,仔細觀察,問問自己:
- 「光是從哪裡來的?」
- 「哪些面是背光的?」
- 「陰影會落在哪裡?」
這是一個非常棒的視覺化練習,它能幫助我們把抽象的光影概念具體化。
當我們看著一個複雜的物體時,也可以試著將它拆解成最基礎的幾何元素,例如:圓形、三角形、方形。
透過這種拆解方式,我們就能把複雜的圖形簡化,更容易判斷每個「面」的光影關係,進而知道哪些面需要上陰影。
參考文章
3 種畫陰影技巧:找到你的立體魔法!
了解了觀察的重要性後,接下來,我們就來認識三種新手可以嘗試的陰影表現方式:
這三種方式都有一個共同的特性:它們都是透過更多筆觸的堆疊,讓特定的區域看起來更深,從而呈現陰影。
接下來讓我一一介紹這些畫法的特色,你可以參考自己對哪個比較有興趣喔!
1. 點畫:新手最容易上手的精細疊加
點畫是透過點的密度來創造深淺變化的藝術。
當點密布一點,看起來就會比較深;反過來,讓點稀疏一點,看起來就會比較淺。
這種方式的優點在於,它對深淺的控制非常細膩且容易掌握,對於初學者來說,很容易就能看到立體感的效果。
我在新手時期發現,比起其他的畫法,點畫對我來說容易掌握,而且效果非常立竿見影,才剛開始練習,就能馬上體會到讓圖畫變立體的感覺。
更重要的是,點畫在操控陰影深淺上非常細膩,因為它是一點一點地堆疊,我們可以慢慢調整,不像排線那樣一畫過去就是一整條線,比較容易不小心畫太深或太淺。
要控制點畫的深淺,建議你從最深的地方開始畫。
先把最深的地方都標示出來,然後再開始逐漸在中間深度的陰影區塊加上點。
這樣一層一層地去增加點,你就能更好地呈現出陰影的階層感,避免不小心畫太深的問題。
如果想更深入了解點畫,可以參考這篇文章:〈點畫(Stipple Art)最適合畫畫新手的5個重點〉
2. 交叉排線法:練好後效果驚人的線條藝術
交叉排線法是透過平行線條的交叉堆疊來創造陰影和深淺。
當線條的密度越高、交叉的層次越多,陰影就會越深。
這種方法練好後,能夠讓畫面看起來非常精緻且有力量。
我會開始練習交叉排線法,就是因為前面提到的畫家 Kerby,他的作品線條精緻、光影分明,每幅畫都像是要從紙面跳出來一樣。
Kerby 主要用的是交叉排線法,所以我剛開始也跟著學。
但說實話,我練習起來總覺得有點難上手,畫出來的畫面還是有些生硬,不管怎麼畫,都感覺線條很生硬,不夠自然。
我覺得這是在排線的時候比較難好好的留白,或是說排線的過程中線條比較混亂,空隙之間也比較難掌握。
而我練習了許久後,終於有進步,並且有了一些心得。
要畫好交叉排線,有幾個關鍵點:
- 保持一致性:盡量讓線條的長短、間距和角度保持一致,這樣畫面會顯得更乾淨、整齊。
- 掌握三個主要方向:主要使用水平線、垂直線、對角線這三個方向的線條來進行交叉,這樣畫面會比較整齊、簡潔。
- 線條跟隨物體形狀:當物體的角度或方向有變化時,線條也可以跟著調整方向,這能讓畫的物體看起來更立體,形狀也更明顯。善用這個技巧,會讓你的畫作效果更好。
更多排線的技巧可以參考這兩篇文章:
3. 亂塗藝術:看似隨意卻考驗功力
亂塗藝術,顧名思義就是透過看似隨意的線條堆疊來創造陰影效果。
它看起來好像很簡單、很隨性,但實際上,它對控筆技巧和對立體感的理解有非常高的要求。
如果只是無腦隨意堆疊線條,畫面很容易變得一團黑,缺乏深淺變化,看起來會很髒。
要讓亂塗藝術的畫面看起來「不髒」且富有層次感,關鍵在於:
- 提高對比度:確保深的地方更深,淺的地方更淺。
- 勇敢留白:不要害怕留下一些空白區域,透過強烈的深淺對比和有意識的留白,畫面才能顯得清新,而不是糊成一塊。
亂塗藝術在表現獨特風格方面有很大的潛力,但確實需要更多練習才能掌握。
想看更多亂塗藝術的教學,可以參考這兩篇文章:
結語:觀察生活中的光影,開啟你的繪畫之旅!
掌握這三種陰影技巧,能夠幫助我們擺脫平面感,讓作品充滿立體感和生命力。
但記住,無論是哪種繪畫技巧,最重要的還是光影的掌握。
觀念如果不對,手再穩也畫不好。
所以,除了在紙上練習,我們更應該把這個觀察光影的觀念帶到生活中。
我們生活在一個三維的世界中,身邊處處都是立體的物體。
當我們沒有在畫畫,只是純粹在房間內或室外散步、逛街時,都建議你放下手機,好好觀察一下這個世界。
注意每個物體的光影變化,問問自己:「光是從哪裡來的?那陰影就會落在反面的位置。」
仔細觀察,漸漸地你會發現,就算是複雜的物體,你也能看清楚光與暗是如何呈現的。
這種日常的觀察,會幫助你在畫立體感時,更能看懂、畫好。
如果你喜歡我分享的內容,可以在下方訂閱我的免費電子報,每週收到畫畫的小技巧喔!
常見問答 Q&A
您可能也會有興趣的文章
喜歡這篇文章嗎?
訂閱免費畫畫電子報,定期收到最新的文章、畫畫技巧、子彈筆記技巧、激發思考的問題。一起成長吧!
你也可以:加入 Discord 畫畫社群
這是一個讓大家討論繪畫技巧、子彈筆記、自我成長等的社群,可以在這裡與大家分享你的知識,或是得到許多不同的想法。
邀請你進來一起聊聊,伊恩也會在裡面跟大家一起互動喔!很期待你的加入!